一、引言
《道德经》,又称作《老子》,是春秋末年老子所著,是我国古代一部意义深邃的哲学著作,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阅读《道德经》,好比一场与智者交谈的盛宴。五千言的一本《道德经》充满了不少深沉的智慧之言,借用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说的:“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德经》的外译始于明朝末年。出于某些政治使命,《道德经》被当时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广泛地翻译与研究。其中一位传教士理雅格认为,如果想引起一个民族的注意,而不试图去了解这个民族,那将是一个悲剧,只有透彻地掌握中国人的经书,亲自考察中国圣贤所建立的道德、社会和政治生活基础的整个思想领域,才能被认为与自己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职责相称。
在翻译《道德经》的热潮中,英语国家对《道德经》的翻译虽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非常显著,由最初的转译到从中寻求文化支持,产生的译文数量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根据河南社会科学院的丁巍副研究员的观点,到目前为止,存世的《道德经》英译本已有182种,但根据新墨西哥大学图书馆理员克拉克·麦林(Clark Melling)终其一身编辑的《道德经》英译版本目录及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上输入Dao De Jing,Tao Te Ching以及 Tao Te King字段的联合检索,发现真正的《道德经》英语翻译文本只有130多本。”笔者目前只收集到其中86种版本(其中一些版本年份不详),版本的时间跨度达百年之久,从1884年到2006年。比较这些不同版本对“道”的翻译,意义非常重大,西方人可通过它更多地了解中国人对《道德经》的看法,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西方人对中国老学的研究方法和具体看法。
二、对“道”的翻译
1.对“道”的理解。要理解《道德经》,必须弄清楚“道”的概念,“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概念。据笔者统计,“道”这一字在《道德经》中共出现73次,其中,在《道经》(第1-37章)中出现33次,在《德经》(第38-81章)中出现40次。
自先秦以来,有关《道德经》的注疏解说,多达百种有余。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人们仍不满足于前人的解释,总希望用时代的眼光去再看《道德经》,因而不断有新的注译本问世。《道德经》的第一章是提纲挈领的一章,可以说,对第一章“道”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对《道德经》一书的理解。对于“道”在不同地方的涵义,学术界达成一致意见,认为主要有三种意思:“一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即: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原;二是指宇宙万物发生、存在、发展、运动的规律;三是指人类社会的一种准则、标准。”陈鼓应也说:“‘道’是老子哲学上的一个中心观念,在《道德经》书上它含有几种含义:“一、构成世界的实体。二、创造宇宙的动力。三、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四、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本章(指第一章)所说的‘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限的潜在力和创造力。”可见,“道”有点类似于西方文化中的“上帝”的概念。有时,林语堂干脆把“道”与“上帝”等同起来:“道教提倡一种对那虚幻、无名,不可捉摸而却无所不在的‘道’崇敬,而这‘道’就是天地主宰……”看来,林语堂对“道”与“上帝”的区别不去深究,他感兴趣的是它们的相互关联。从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道”这个概念内涵十分丰富,但对“道可道,非常道”中第一个“道”字的理解,学术界已并无多大歧义。
老子所追求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既虚幻又神秘的“道”,不可用语言描述,不可用理智分析的东西,这是一种形而上的“道”。形而上的“道”是一种没有形体、没有声色、不可感知的混沌状态,而正是这种形而上之“道”拉开了人们的思维活动的范围,将人们为眼前事务所执迷的锁闭的情境提升了一级,开始重视万物的自生自长,纯化自然;形而上的“道”向下落实而成为人生准则的“道”。
2.对“道”的表达。翻译过程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理解固然十分重要,但其最终结果是要表达出来。罗曼?雅可布逊在其《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一书中将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道德经》的翻译就涉及到其中的两类:先要进行语内翻译,才能进行语际翻译。这也是其众多注释本存在的根本原因。光注释本就有如此之多,更何况英译本。汪榕培说过:“两千年前即已对《道德经》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那么,现在的人们对《道德经》有多种理解也就不足为奇了。译者要忠实于原著,要保持原文的要旨,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加入译者的理解和表达。不同的译者也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不同的译本也就应运而生了。”
我们不防来看一看诸位译者是如何处理“道”一词的翻译。笔者从收集到的86个译本中提取了对“道”的翻译,主要有以下数种:The Tao,The Tao-Path,The Way,Existence,Way,The tao,Tao,The Finite,The principle,Words,Ways,A path,The Cosmic Consciousness,Dao,
The spirit,The Ineffable,Nature,the road,The infinity,To guide,The atheism,其中,译为The Tao的有36种,译为Tao的有11种,译为Way的有19种。事实上,音译词Tao在18世纪前叶就已进入英语词汇了,应该来说,用Tao来翻译“道”是最为合适的,其他任何词都是片面的,都只能译出“道”的部分涵义,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定冠词the 的使用。“西方《老子》研究者基本上都对‘道’做了解释或描述,尽管他们对‘道’的解释描述不尽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认为‘道’是绝对实体或赋予‘道’以绝对实体的特点,所以,他们所说的‘道’都是专有名词,是特指的,在英语中是前边有定冠词,限制的,大写的‘道’。”归根结底,是否使用定冠词完全取决于译者对“道”的理解,虽然学术界对“道”的涵义并无多大异议,但在表达上还存着着明显的不同。语言是一项持续的、时刻都在向前发展的活动,不同的民族自有其不同的思维模式和道德观念。译者作为一个文化个体,有时并不能意识到自己所受文化的影响,虽然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介入,但总免不了会带上译语文化的烙印。
三、“道”多种译本产生的内因与外因
1.“道”多种译本产生的内因:文本自身。内因指的是事物的基础、根本和原动力。《道德经》的多种译本是由其自身具备的内因所引起的,即:文本语言的特点及文本内容的复杂性、开放性。“《道德经》具有哲学诗的美称,其模糊性、暗示性和不确定性使其明显区别于西方哲学著作。西方哲学注重逻辑,用词准确明晰,是‘科学之科学’。”
虽然《道德经》只有五千言,但探讨的东西极为广泛,后世的很多名言警句都出自该书。该书文字言简意赅,读来朗朗上口,但正因为文字过于简洁,且词句多有省略,字有多义,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留下了许多令人费解的地方和可供解释的空间。
古典作品英译首先强调的是理解,然后才是表达。“道”对于异族文化读者或译者来说,完全是一个“空白”,是他们所不易明白的,易于误解的东西。这就译者需要反复阅读原文,反复体会,融合自身的文学修养,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才能逐渐心领神会,得到《道德经》的精髓,并做出自己的判断。
就英文而言,“道”这个字就没有相当的英文字,出现词汇或语义空缺,在别的文字中得不到相当的字眼去表达。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是非常之困难的。正如上文所说,除了音译词Tao以外,其它任何词都包含不了“道”所有的涵义,只会是片面的涵义。音译法比较适合用于翻译带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词语,这样不仅可以保留住汉语的特征,还能以音译方式进入英语并被英语吸收同化。“Tao”一词属于借词的范畴,汪榕培将借词分为四个等级,“Tao”属于第二个等级,即:“拼写已经英语化,其屈折变化也有了英语化的倾向,语音也有了一定的变化,语音特征与英语相似。”
对文本的理解固然重要,但对文本的理解达到何种程度也取决于文本的长度。一般来说,篇幅较长的作品提供了读者较大的理解空间,读者可以通过更多的细节来反复体会,把握作品,而篇幅较短的作品相对来说言简意赅,文化内涵无法通过适当的言语表达,这就给读者带来了理解上的障碍。但往往篇幅短的作品中的文化含量比篇幅长的作品更重。在翻译实践中,就越可能产生风格各异的译文。《道德经》短短五千言,其文化内涵无法穷尽。正是这些百家争鸣的译文带给读者提供各个层面,各个角度的诠释。所以说,翻译的多样性源于文本自身的开放性,正因为文本的开放性,才使它能千古流传,被世人反复阐释。不同时代赋予了其不同的思想内涵,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2.“道”多种译本产生的外因:审美文化和异趣沟通。《道德经》一书以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生哲理,吸引了古往今来众多译者竞相翻译,产生了百花争鸣的译本。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文化和思维方式,有着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特质。翻译,不仅涉及两种不同的语言,还涉及到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将汉语译成英语的过程中,涉及文化的翻译恐怕是译者最为伤神的部分,文化层面译得不佳,译文便会不知所云,无法达到交流的目的。
“美学”一词的正式使用,是在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于1750年出版的《美学》一书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及各个学科发展的需要,该词已被广泛借鉴使用,翻译研究自然也不例外。“审美是一种通过对符号形式的体验而实现沟通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说,审美正是一种沟通行为,而沟通行为必然与文化传统、文化惯例等问题缠绕在一起,于是便有了审美文化。审美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指人们的日常生活或文化娱乐与审美之间相互渗透的状况。它一面突显审美沟通的文化内涵,一面强调文化的审美特征。”而所谓异趣,则是指“90年代以来审美文化分化中处于杂语喧哗局面中的人们彼此存在着不同的审美趣味;异趣沟涌,主要则是指处于审美沟通中的主体不必强求绝对的个体化或绝对的一体化,而是充分尊重多样化,在多样化中寻求某种程度的和谐,审美沟通活动获得更大的体验空间和文化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