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玄道-道家新流派/新道家流派:构建尚三为中轴的萌玄道哲学体系,演绎阴阳明、无有屯、三分三重及玄玄图式,拓展道家哲学和文化
  萌玄道网简介与导航 道法自然 众妙之门(玄玄) 三生万物 道商(萌玄派) 萌式三色围棋 科学
  一分为三论/三分法 道的三大层次 无无·有有·屯屯 太玄图 萌·萌符·萌脸符 飞弹三色围棋 太玄图·萌脸符动画图标
  重玄学和道家哲学 生久回·逝远返·和怡真 玄怡-健身养生方法 太玄轮 人之初性本萌 三值计算机
  当代新道家各观点学说 道者万物之奥 善人之宝 情智行合一 太玄九数图3J 阴阳明爻数字化 三元概念组
  萌玄道网资料库 萌玄道哲学核心思想 OM奥妙手势 太玄九数图2J 二分法和三分法 三分图式 三重图式
 

重玄之思
——成玄英的重玄方法和认识论研究

出版时间:2010-10-01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作者罗中枢

内容选摘:

卿希泰

道家思想之翘楚,以先秦道家和魏晋玄学为其代表。《老子》一书偏重从宇宙生成论角度来探讨理身治国之术,其本旨是申论内圣外王之道。《庄子》一书则侧重个人解脱,讲究自性逍遥。至魏晋玄学,则以有无、自然名教等为主题,重视名言思辨,着力探讨宇宙人生之本体,宇宙生成论的问题被存在问题所取代,讨论宇宙和人世存在之根本成为此一时期的思想主流,并形成了贵无(何晏、王弼)、崇有(向秀、裴[危页])、独化(郭象)诸派。

重玄之学……试图达到圆满、完善地理解《老子》、《庄子》的修道理论,为道众扫清修道过程中产生的种种认识误区和实修障碍,从而实现由魏晋玄学的存在论至唐宋心性的转向,以回应儒释心性论的挑战。……所谓重玄,首先是一种认识方法,即四重否定的认识理路(不滞于有、不滞于无、不滞于有无、不滞于不滞);其次,重玄之道还是一种认识思想,它考量了认识过程当中的认识对象、认识能力以及认识境界等问题;最后重玄之道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体认宇宙世间之大道,从而实现得道成仙的理想。 (序 完)

 

重玄学的兴起

重玄学是魏晋玄学的承继、深化和终结。在重玄学家看来,王弼主张的贵无论和裴[危页/頠]倡导的贵有论,都是各执一偏,没有穷尽《道德经》的微言大旨。郭象和僧肇的观点启发了重玄学。重玄学主张破执或遣滞,既不滞于有,又不滞于无,亦不滞于非有非无,通过这样不断的破、遣或否定,以达到更抽象、更纯化、更超越的重玄妙境。

……

老子指出,对道的把握必须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庄子把道的境界称为无无。认为只有以无否定有,进而再对无进行否定,才能达到无无的境界。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无无,两次否定,两次超越,这种思路与重玄学者的遣之又遣有相近之处。

……

重玄学的兴起受到佛教般若涅槃说、心性说和思想方法的影响。……鸠摩罗什用中观学破有无双执的思想释老子的损之又损、无为而无不为及庄子的兼忘,首创双遣一语:恶者非也,善者是也,即损其非,双损其是,故曰损之又损。是非俱忘,情欲既断,德与道合,至于无为。己虽无为,任万物之自为,故无不为也。……而是十住是与无生(涅槃)相并列的大乘菩萨行境界,即一切修行的终极目的。……吉藏……所谓四忘,即四重否定——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在他看来,破除二边之后,不能住于中道,必须把治二偏之病的中道也一齐遣掉。而这一点,正是重玄学尤其是成玄英重玄学思想所要阐发的。

……重玄是一种方法、一种理论、一种境界,还是一个学术流派。……孙盛……既然同谓之玄,即道是有、无的统一体,那么有无俱出妙门,为何仅仅贵无?……成玄英承继庄子重心的传统,通过对心、道关系的阐发,逐渐将道教的修仙转为修心。……李荣解释玄之又玄说:“非有无之表,定名曰玄,借玄以遣有无。有无既遣,玄亦自丧,故曰又玄。又玄者,……,总万象之枢要,开百灵之户牖。达斯趣者,众妙之门。”……杜光庭……“是本迹俱忘,又忘此忘,总合乎道。有欲既遣,无欲亦忘,不滞有无,不执中道,是契都忘之者尔。”这种不滞有无、不执中道的都忘可以说是对重玄真精神的高水平概括与发挥。

成玄英……将玄和玄之又玄发展为不断遣滞的思维方法和道教修习的双重境界。……从而使道教理论超越了玄学的有无之辩和佛教的中观思想。从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到庄子的心斋、坐忘,到成玄英的遣滞、虚忘,再到司马承祯的断缘、收心,道家和道教不断开拓出一条通过损、遣、忘而返朴归真,与道合一的路子

其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最为精奥神秘的一句,而玄又是这句中最为精奥神秘的一个概念,老子所创立和使用的这个概念,成为道家思想体系的基石之一。……

从魏晋到隋唐,哲学家和宗教学家们一直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玄和玄之又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字义上说,玄与妙、徼同义,是极其微小的意思。玄字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赤黑色、深远、神妙等含义。在古汉语中,玄字包含时空遥远之意,意思是幽深莫测、深奥神妙。《说文》释玄为:“幽远也。黑而有亦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老子想尔注》最先把玄提升为一种实体性概念,认为玄与道相类,具有本原的意义:“玄,天也。古之仙士,能信守微妙,与天相通。最早将玄直接作为哲学概念来论述的,是西汉末扬雄的《太玄》。扬雄说:“玄者,幽摛万类而不见形者也。”他把玄作为主宰万物变化的最后根据和无所不包之道。葛洪以玄代道,把玄说成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和超乎物质的精神实体。魏晋以后,诸家对老子的玄多作幽暗、深远、幽远、深妙、晦冥解。就是说,道是无和有的统一,无和有名称不同,但它们都是对道的幽深莫测本性及功能的表征,这就是玄。

关于玄之又玄,按字义理解,隐含着层推递进的意思,即由玄的幽远微妙而引发出比玄更进一步的幽远微妙。但是,由于对玄的理解各不相同,学者们对玄之又玄的解说差异甚大。多数人认为指的是道超言绝象的神秘性,即说不可说之神秘、幽深而又幽深,玄妙而又玄妙。

《道德经》第一章所阐发的思想,有说是本体论意义的,有说是语言学意义的,有说是阐释学意义的,也有说是认识论意义的。但是无论如何,这一章是《道德经》的总纲。从字面上理解,老子认为语言述说之道已经不再是原本之道,名字称谓之名已经不再是原本之名。

……成玄英解释玄说:“玄者深远之义,亦是不滞之名。有无二心,徼妙两观,源乎一道,同出异名,异名一道,谓之深远。深远之玄,理归无滞,既不滞有,亦不滞无,二俱不滞,故谓之玄。……有欲之人,唯滞于有,无欲之士,又滞于无,故说一玄,以遣双执,又恐行者滞于此玄,今说又玄,更祛后病,即期则非但不滞于滞,亦不滞于不滞,此则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玄之又玄中的两个玄,排遣或否定的对象是不一样的。前面的玄是即不滞有,亦不滞无,即否定有、无,坚持非有非无的中道。后面的又玄是进一步对中道的否定。

玄之又玄的方法是一种破的方法、损的方法、减的方法、否定的方法、无为的方法,其实质是要求人们在主观上摆脱一切内外束缚、成心和偏见,减除各种各样加给人心及生命的负担,回归自然而然的、无所牵挂的、无视各种利害关系的本然状态。这样,人心如同一张白纸或一面镜子,无知无识,物来斯照。……如果说正的方法是西方所注重和常常运用的方法,那么,负的方法则是中国哲学所注重和欣赏的方法。

《重玄之思》封面

目录

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丛书总序

导言 成玄英重玄学思想研究概述

第一章 重玄学产生的思想背景

第一节 隋唐社会文化的繁荣及道教的特点

第二节 儒、释、道的相互渗透和交融

第三节 从玄学到重玄学

第二章 既遣二偏,又忘中一

第一节 重玄之道

第二节 三绝兼忘

第三节 “虚忘”的意义

第三章 道契重玄,境智双绝

第一节 道者,虚通之妙理

第二节 德是志忘之妙智

第三节 “玄思”的意趣

        
    来源(转载自):原书及百度百科
 
  >>重玄学和道家哲学
  ·《中国重玄学》卢国龙
  ·《重玄之思 》罗中枢
  ·道家文化研究 玄学与重玄学专号
  ·早期道家“自然”观念的两种形态
   
   
 
萌玄道:当代一分为三论、古代重玄学和道家哲学的结合与创新 到页头 到页头指示箭头    
Copyright © 2013--2024     www.mxdao.cn, All Rights Reserved 萌玄道网  版权所有